多名摄像头买家在网店分享“酒店”画面违法的“买卖”何以如此猖狂
发布者:动态 发布时间: 2024-11-24 16:13:00
近日,有网友发帖爆料称,无意中发现某网购平台疑似有售卖摄像设备的商家,其买家评价多为在酒店或其他室内场景女性内容,大量言论不堪入目:“很适合某地消费,技师根本看不出来”“拿这个和我合租的小妹妹简直别太合适,已经拍了两天,丝毫没被她察觉”“特意等到这个摄像头到货了才约”,有顾客直接发出感慨,“这不就是为量身定制的嘛”。
记者在网上搜索上述网帖中提及的商家,目前已无法查找到。但通过输入关键字搜索,能够正常的看到大量摄像头或执法仪等商品。在一些商家的买家评论区,确实可见部分买家所发布的内容,存在疑似酒店的图片。
相关平台客服回应称,“平台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卖家进行定期排查,一旦核实卖家行为违规,平台将对店铺进行严肃处置。”记者询问为何疑似摄像头的商品仍在销售,客服回复称,平台“有专门的部门对商家定期做排查”。(据9月15日大风新闻)
“万物互联”的智慧生活,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了困扰和风险。这些在网上大肆买卖设备的行为,让人深感震惊和担忧。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,纵容窥私、蓄意,不仅触碰了道德的底线,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,其背后产业链之庞大和猖獗,更是令人咋舌。从这些商家“贴心”的产品说明,到评价区不堪入目的买家评价,都可见商家出售此类产品,就为了让人肆意,满足内心阴暗的欲望。
镜头不会闪光的“高清录音笔执法记录仪”、伪装成普通黑色纸巾盒的“单面相机透视盒”,还有免插电的“手机远程监控器”,每一款产品都打着“安全”“隐蔽”的旗号,实则就是为不法分子递上了实施的“作案工具”。
这些本应受到严格监管,只能在特殊侦查或执法领域合法使用的器材,如今却被公然售卖给心怀不轨的者,其危害之大,不言而喻。坐视这种器材在市场上泛滥,就可能会引起更多起事件发生,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,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,如敲诈勒索、性骚扰等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,更会导致人人自危,动摇了大家的安全感。
更可怕的是,商家不单单是卖东西赚钱,更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社交属性,构建了一个网上“俱乐部”。买家们在商品评价中公然炫耀成果,分享经验,甚至直接上传的画面,看上去是在做购物反馈,其实是散播不良信息,助长歪风邪气,让受害者在无形中遭受了二次伤害,无疑是对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严重挑衅。一条条评论背后不加掩饰的窥探欲望与恶意,让人感到不寒而栗。
行为之所以能屡屡得逞,根源之一就是获取器材太容易,而且器材一直在升级,越来越难以发现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个问题,除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、管理的人要尽职尽责之外,更需从源头上切断器材的生产和销售链条。一方面,网络站点平台必须夯实主体责任,加强对商家的监管,建立更为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,对于涉及非法设备的关键词进行屏蔽,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关闭相关店铺;另一方面,要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,鼓励用户积极举报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,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执法部门在线下也应对生产销售器材的厂家、商家也应从严监管,加大执法力度,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是违法行为,生产销售设备也是违法行为,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及犯罪。违法犯罪的买卖,却能够如此猖狂,与处罚力度不足紧密关联。目前,无论是制售器材还是实施行为,都面临着固定证据的困难,法律惩戒的不足。因此,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界定行为的性质与危害程度,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。只有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,才能够有效遏制行为的蔓延。
这一丑恶买卖的曝光,也再次提醒我们每个人,要增强防范意识,在涉及隐私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仔细观察环境,警惕异常物品,一经发现设备或可疑人员,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。遭受或隐私泄露的侵害,更要勇于依,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视频及现实中的行为,也应坚决加以。
只有每个人都多点较真的精神,贡献点滴的力量,才能形成的强大合力,让生活更安全和安心。